当前位置: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15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工业和信息化部、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片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目前,我国正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大家对这项工作进展都非常关注。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先生,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先生,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先生,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

下面首先请李斌副主任作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图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介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的情况。目前,各地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区分轻重缓急、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接种、常态化防控与接种工作相统筹、依法审慎稳妥有序、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更加安全、有序、有力推进接种工作,截至3月14日,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498万人次。目前,我们正在按照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依序推进的原则组织实施接种,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第一步,做好重点人群的接种。这类人群主要包括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有境外感染风险的人群和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的人员,还包括边境县地区的18岁以上人群和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的人群,部分因特殊原因需接种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重点人群。目前,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第二步,开展高危人群的接种。这类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由于目前临床试验关于这类人群保护效力的数据还不充足,因此这类人群接种工作需要根据疫苗研发进度来安排,临床试验获得足够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后,我们将及时开展相关人群的大规模接种。

第三步,安排其他人群的接种。除了上面两类人群外,其他有接种意愿的人员都可以在这一步安排接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所有群众的身体健康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保障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部门和属地责任。全国执行接种工作“日报告、周调度、半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建立月度供需总平衡和接种供应动态调整机制。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按照职责保障好疫苗接种各项工作。各省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做好组织实施。各地加强辖区内疫苗供应统筹管理,根据接种实施方案和服务保障能力,精准测算疫苗使用需求。市、县两级落实疫苗配送、储存质量监管,以及具体组织实施责任。目前,各地已根据各类人群的摸底情况制定分步接种计划,明确详细的时间表,做到各类人群的接种工作既压茬推进,也无缝衔接,对于没有完成接种的群众要及时安排补种,在接种工作能力富裕的时候也可以提前给后续阶段的群众接种,形成统筹联动,全局一盘棋的整体工作安排。目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经派出15个督导组赴各省现场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全力做好接种实施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协调制度,统筹全国疫苗供应,全力推动疫苗达产扩能。各有关部门加大疫苗供需协调力度,规范疫苗储存运输,提高配送效率,保障疫苗供应。各地结合接种人群数量和进度,设置足够的接种点,配足配齐人员设备。参与接种的人员必须要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接种时要求严守“三查七对一验证”原则,确保安全、规范接种。

三是严格落实疫苗全流程管控措施。在流向追踪方面,国家建立了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各地及时准确地向平台报告规定信息,做到疫苗全程可追溯,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在疫苗流通和使用安全管理方面,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严把疫苗出入关,定时监测、记录新冠病毒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确保储运安全。

四是强化异常反应救治保障。组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口负责接种点的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携带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等驻点保障,派出120急救车现场值班值守。对参与医疗救治的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确保发生疑似异常反应时能够及时识别、立即处置。畅通转诊渠道,建立救治绿色通道,全力组织救治。

五是开展科普宣传。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以及新冠病毒疫苗适用人群和接种注意事项等科普知识,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及时给出答案,消除群众疑虑,取得群众对接种工作的配合。

以上是我向大家作的简要情况介绍。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欢迎大家进行提问。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谢谢李斌副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目前很多居民已经接到接种疫苗的通知,还有一些居民没有接到通知,如果他们想接种有哪些途径,是否可以自行预约然后到接种点接种?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全面进行了安排,接种过程中按照有序的原则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下面请疾控局的常继乐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

常继乐

图片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李主任刚才也介绍了,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目标人群按照高风险人群、高危人群和其他人群分步安排。目前各地正在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阶段开展各类人群的接种工作。据我们了解,当前各地的接种工作以目标人群为主,这类人群大部分都涉及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主要是依托所在单位组织集中接种,在目标人群集中的地方各地也增设了一些临时接种点。如果个别目标人群因为个人原因没能参与集中接种,还可以就近到所在地的接种单位进行补种,但要提前与接种单位联系或个人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或接种单位要求提前预约。此次接种工作目标人群数量大,开展工作的接种点多,新增和临时设立了许多接种点,现有的接种点也扩展了服务能力,我们正在不断优化接种服务,接种点的相关资料也将及时向社会公开。大家如果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疑问,可以通过线上或者电话咨询的方式,询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接种单位。总之,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有序有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希望大家配合好这项工作,早日接种上疫苗,获得保护力。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有调查显示中国很多人有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但也有一些人对疫苗安全性有顾虑,接种意愿较低,请问该如何打消群众对安全性的顾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我们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基本原则是“知情、同意、自愿”。接种人群的数量和群众接种意愿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在接种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也是接种工作的重点。我们一直在跟踪研究这个问题,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看,接种意愿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接种意愿变化也比较大。当前看,影响接种意愿的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疫情防控因素,我们国家目前采取了有力得当的疫情防控措施,所以我国的疫情总体平稳,部分群众就认为感染风险比较低,暂时不需要接种疫苗来增加保护力;第二是由于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上市疫苗,部分群众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疫苗使用效果的信息,大家非常关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数据,大家考虑对疫苗有更多了解之后再接种。当前主要是这两个方面因素有较大影响作用。

在这里,我同大家交流一些情况:第一,从感染风险分析,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人群来讲,虽然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如果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就都有患病可能,部分人群患病后可能比较严重。所以,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人群也是能形成有效保护,接种疫苗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这也是我国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的策略,通过降“三率”进行有效保护。

第二,涉及到人群问题,接种疫苗的人群越多,拥有免疫力的人就越多,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既起到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他人、保护整个人群的作用。

第三,从疫苗使用效果来看,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均已按照规范开展了临床研究,获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并通过严格检定后才能使用。在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求定时检测、记录温度,确保新冠病毒疫苗在储存、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温度环境和运输的相关要求。在接种过程中,我们加大了人员培训,要求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的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的操作来充分保障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开展,接种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加,相信疫苗使用的效果会得到更加突出的显现,希望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接种疫苗,我们一起来见证疫苗的保护效果。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请问接种新冠疫苗和接种其他疫苗之间需要间隔多长时间?接种新冠疫苗之后,再接种其他疫苗是否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国内现在开始大规模推动疫苗接种,我们的免疫屏障何时能够建立起来?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华庆教授来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图片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疫苗是一个新疫苗,刚才提到这个问题是公众关注的问题,其实也是专业人员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在前一段时间我们组织专家组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出于不良反应、疑似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和其他的一些考虑,我们对新冠疫苗能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如果不能同时接种,间隔多长时间,进行了论证。最后给出的建议是新冠疫苗通常情况下和其他疫苗接种要间隔至少两周以上,但是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公众遇到了动物咬伤或者出现外伤,这时候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类毒素,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按照两周间隔接种,可以不考虑间隔,可以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

大家知道疫苗对人体来说是外来抗原,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都是一般反应,也就是说这些反应不需要处理就能够自愈,但是有时候接种疫苗后会遇到疑似不良反应,可能症状稍微重一些。这时候建议受种者及时就医,及时诊治。在这个过程中,临床医生如果怀疑是疫苗引起的,他要报告,后续我们会做相关的调查和诊断。我们对新冠疫苗,对其他疫苗,围绕疑似不良反应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后续还会持续进行监测和评估。

刚才你提到免疫屏障的问题,这也是公众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这种疾病对绝大多数或者对所有公众来说都是易感疾病,这个疾病对于慢性病人群、老年人的合并重症率非常高,最终可能有一部分人因为重症失去生命,目前全球监测的结果来看,全球的病死率超过2%,这个数字也是比较高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终要控制这个疾病,关键还是要靠疫苗。其他的非疫苗措施,前期我们国家在各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大家一起做非疫苗防控措施,代价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通过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这也是基于以往我们控制传染病的经验得出来的一个结果。

关于群体免疫的建立,它的建立和疫苗的保护效力和人群的接种率有很大的关系。过去我们消灭天花,形成人群免疫力要达到85%左右,是人群免疫力而不是接种率。在人群当中有免疫力的人占整个人群的比例达到85%,传染性更强的麻疹,需要95%的人群免疫力才能阻断这个疾病,天花我们消灭了,麻疹我们提出消除目标,消除目标就是不让它传播,所以人群要有高的免疫力。

新冠疫苗接种要分步走,第一步考虑重点人群,有关键岗位人群、高感染风险人群。第二步涉及到可能发生重症风险的人群,第三步是其他人群。最终是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公众接种上疫苗,这是建立免疫屏障或群体免疫的基础,当然要建立这种免疫屏障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也包括公众。所以希望接到新冠疫苗预约的公众积极地配合,主动做好接种,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起免疫屏障,让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谢谢。

路透社记者

我们听说很多次关于产能,我们特别关心产量的问题,目前中国四款已经上市的新冠疫苗的实际生产量是多少?例如实际每天、每周、每月的产量达到多少?或者目前为止一共生产了多少?另外这四款疫苗,它实际的产量和它设计的产能之间的差异是多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刚才您提到一些目标,想问这四款疫苗的实际生产计划是多少?到哪个具体时间节点,计划实际生产多少剂疫苗?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这是几个问题组合在一起了,下面请田玉龙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田玉龙

图片

谢谢记者的提问,非常专业,也非常关心疫苗的生产。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总体部署,工信部牵头会同卫健委、药监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新冠疫苗供应保障工作。刚才你关心产量的问题,现在附条件上市四款疫苗,有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这三条线是灭活疫苗,还有天津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这四款疫苗附条件上市批准,这四家企业已经开始组织大规模生产。刚才李斌副主任介绍我们完成了6000多万人次的接种任务,我们应该是较好地满足了当前供应需求。而且大家看到我们对国外的援助、出口得到了较好反响,支援了国际需求。

现在看来,国内的疫苗生产企业还在不断地扩建,随着产能不断地释放,产量也会逐步加大,这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工业动员能力和企业高效组织能力的优势。春节期间,疫苗企业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满负荷组织生产,这也体现出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按照现在生产计划安排,我们已经建立了生产供需的动态保障平衡机制,我们要精准测算接种需求、分步实施,这样生产供应保障实现精准对接。我们在全年各阶段的疫苗产量和产能的不断释放,要满足各阶段的需求,所以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中国的工业动员、应急能力和企业的生产组织能力效率是非常高的。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疫苗有别于其他防疫物资和药品,关键要确保疫苗生产全链条全过程要绝对的质量安全。它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生产环节多、技术含量高,市场的准入和监管也非常严格,我们和药监部门共同配合抓质量安全,每批疫苗都需要一定的生产检验周期,这个周期是必需的,这个周期中要确保各个环节首先保质量安全,必须按照规程生产,加强检测验证等措施。所以我想整个产能释放、产量和供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质量安全作为底线。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产量产能在不断的扩大,我们和卫健部门建立了动态的、精准的、平衡的生产供应和保证接种的机制,我相信我们能够圆满完成任务。谢谢。

南华早报记者

我们知道很多国家有对中国疫苗的需求,中国自己也要建立免疫屏障,给几乎全人口的接种需求,有优先次序吗?怎么平衡国内外的疫苗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田玉龙

疫苗也是当前国际社会抗疫合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大家从新闻中也看到了,中国在优先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宣示,积极推动疫苗的国际合作,也得到了国际各方的高度肯定。

2月底外交部介绍,我们大概已经向50多个国家进行援助,向27个国家进行出口。随着中国疫苗越来越受欢迎,相信更多的国家越来越多接受中国疫苗。当然我们的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不断扩大,我们对国内、对国外的供应也会同步加大,在保障国内接种需求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扩大对国外的援助与出口,与世界各国联手抗疫。相信中国高质量、安全的疫苗会得到更多国家的欢迎,我们也愿意在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记者

目前我国已经有四款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这个问题请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同志回答。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军志

图片

这四款新冠疫苗其实是两种技术路线,有三款灭活疫苗,一款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就是两种技术路线的区别。灭活疫苗实际上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理化的方法,灭活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份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是比较相似的,是最接近。通常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的疫苗比较稳定,在2-8度长期保存两到三年,运输方便,对边远地方使用比较方便,采用两针免疫。腺病毒载体疫苗,我国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活载体疫苗,制备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因为它这个主要是在我们国家原有的5型腺病毒埃博拉疫苗这个平台基础上研发成功的,该疫苗不仅能够诱导很好的中和抗体产生,有一个特点是能够增强细胞免疫,采用的免疫程序是一针免疫。一针免疫,在针对一些特殊的应急人群确实具有很方便的特点。

新冠疫苗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重要是结合抗原本身的特性、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这是疫苗成功的最关键的标准。谢谢。

彭博新闻社

上周中国推出了疫苗的护照,这个措施实现前提是其他国家要认可中国所颁布的疫苗护照,中方在这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目前有没有国家认可中国所颁布的疫苗护照?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现在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工作,首先是高度关注各个国家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所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刚才这位媒体朋友所关心的关于接种疫苗后的人群,国际通行的问题。第二,我们在积极研究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在不断的完善,尚在研究,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在牵头该项工作。政策出台后,会及时向社会发布。另外通过这些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国际交往和交流。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除了目前已获批上市的四款疫苗外,其他疫苗的开发进展程度如何?据报道陈薇院士和钟南山院士团队又部署了新型疫苗研发,请问目前开发新的疫苗有何特殊的意义?谢谢。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军志

大家知道目前我们国家有17支新冠疫苗进入到临床阶段,有4款得到附条件批准,其他三个技术路线也基本在三期临床或者马上进入三期临床阶段。大家很关心后面的进展怎么样。对这些疫苗,在上市前必须有两个工作,一个是三期临床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是不是符合规定,二是完成商业化规模的生产工艺验证,建立可靠的质量标准进行控制。临床试验需要获得足够的临床研究数据,三期临床有很大的困难,都是在国外做的,这里面要克服很多困难。一旦拿到足够数据,证明达到符合方案设计的效力,具有可接受安全性的数据这个基础的时候,申请人可以向国家药监局提出上市申请,国家药监局会在第一时间来组织完成审评,以最快速度保障安全、有效的疫苗上市。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当前如果新的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上市数量增加了,全社会都比较关注它的质量安全,请问国家药监局采取哪些措施增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管?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问题提的很明确,请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袁林介绍相关情况。

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

袁林

图片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很重要,大家也非常关心,也关系到每个接种者的安全问题。通过多年的努力,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疫苗监管体制,有着比较完善的法规法律体系和疫苗的质量标准体系。而且我们实施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而且我国的疫苗监管体系先后两次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家监管体系评估,可以说我国的疫苗监管水平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国家药监局的角度,坚决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在坚持落实药品疫苗“四个最严”的监管要求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来确保新冠病毒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大家知道在法律法规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出台专门的《疫苗管理法》的国家,并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使得所有疫苗相关企业,包括配送企业、接种机构以及监管部门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项工作依法有序的进行。在确保疫苗质量方面,从法律法规角度、从监管角度、从对人民负责的角度,我们特别突出强调疫苗的生产企业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求疫苗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做到几个严格:一是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规范。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生产工艺和标准来组织生产。疫苗生产的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稍有疏忽就容易形成差错。同时,为进一步保障疫苗质量安全,严格要求企业按照法定义务履行出厂的所有指标检验和承担上市放行责任,包括严格执行运输、配送、冷链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求企业及时主动收集和分析疫苗预防接种当中发生的异常反应,要保证全链条的安全,质量可控。

从监管部门来讲,我们多措并举形成执法监督、严格监管的组合拳。刚才讲到有四家企业已经附条件批准上市,第一时间组织对企业开展全面系统的巡查检查。同时,对相关的生产车间也进行许可检查。我们还组织国家和地方药品监管部门专业检查员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检查和抽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对所有的疫苗企业都派驻了两名以上的专业化检查员进行驻厂监督,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采取多种措施监督企业、指导企业不断地完善生产质量的管理体系,持续合法合规生产,确保疫苗质量。在部门协调方面与相关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协同配合,共同做好疫苗全链条的信息化追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及时的处置,以及依法严厉打击涉嫌疫苗的违法犯罪等各项工作。

通过多种有力措施可以全面地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血液库存紧张,地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居民接种新冠疫苗影响献血有关,请问接种新冠疫苗将对献血产生何种影响?接种者什么时候可以献血?血液库存是否可以满足使用?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血液安全、血液供应问题是卫生健康部门一直高度关注的,有效的供应保障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任务。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如何有效保障血液供应,这方面的详细情况请常继乐同志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

常继乐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血液安全供应保障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服务和医疗救治工作,国家卫健委历来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献血法》,大力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全国无偿献血采集量已经连续实现20年持续增长,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全覆盖,血液安全保障水平位居国际前列。在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动员的同时,我委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全国血液库存监测预警制度和联动保障机制,通过全国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的452家血站信息实现了互联互通,可以及时监测各地血液采供以及库存情况。对于个别地方出现的局部性、一过性、偏型性血液短缺的情况第一时间启动血液联动保障机制,及时从其他的库存充足地方调配血液,保障血液供应。

关于接种疫苗对献血者的影响问题,按照现行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根据接种疫苗的不同类型暂缓献血时间从24小时到4周不等。此外《献血法》有规定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低于六个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后,我们加强了血液库存监测和调度工作,实施日监测日报告制度。截至目前,全国血液库存在安全线以上,供应平稳,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前期,为保障献血者和疫苗接种者安全,我委本着稳妥推进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认真科学研判,同时参考国际做法,对接种疫苗后暂缓献血的时间进行规定。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国际上陆续更新发布疫苗接种后献血间隔时间。所以我们也本着科学审慎的原则,已经组织专家进行研究,确定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暂缓献血时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力度,倡导适龄健康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另一方面指导临床强化合理用血,同时密切监测全国血液库存的情况,及时调配,做好临床用血保障工作。谢谢。

海峡时报记者

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的速度之前一直领先于很多其他国家,但是近几个月以来,我们注意到整个接种的步伐似乎有所放缓,这是否与您刚才提到的公众的犹豫情绪有关,中方是否会公布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来打消公众的疑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刚才我介绍了目前接种的情况,目前已经接种了6498万人剂次的疫苗,目前接种工作正稳妥有序推动。关于接种意愿问题,我们在接种工作中一直非常关注。下一步,还将有力推进接种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疫苗接种水平。

光明日报社记者

我们知道疫苗是需要经过严格监管的产品,上市前必须经过批签发的程序。当前我国的批签发能力是否满足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的生产?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请袁林同志把相关情况介绍一下。

药监局药品监管司司长

袁林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疫苗是我们重点或者需要严格监管的品种,必须通过批签发检验这种方式作为守住疫苗质量安全的底线甚至红线,来保障它的安全。同时批签发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生物制品或者疫苗的有效监管措施和有力手段。刚才我介绍了,我们国家2019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世界上第一部《疫苗管理法》当中就明确规定在我国上市的,不光是我们国产的,包括进口的疫苗都要依法进行批签发管理,具体讲就是每一批上市的疫苗都需要经过国家认可的批签发检验机构进行审核检验合格。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十分重视批签发检验能力建设,及时全面分析疫苗生产、批签发检验能力的现状,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同下,我们未雨绸缪,先期已经部署了分阶段、分步走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和加快生物制品批签发和检验机构能力建设。我们比较欣慰的是,目前包括国家级的药品检验机构在内,北京、湖北、广东等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已经完全具备了新冠病毒疫苗的检验和批签发能力。同时我们还在积极推进其他相关省级药品检验机构的能力建设,预计不久还有十几个省级检验机构陆续具备疫苗检验和批签发能力,不断适应和满足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批签发检验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加大力度部署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来匹配新冠疫苗的生产产能。我们要求各个批签发机构加强管理,按照法定要求和国家标准要求开展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检验,同时也需要保障批签发和检验的工作质量。为积极配合我国新冠病毒疫苗产能的不断扩大,我们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检验机构内部挖潜、提高效率,要求他们和企业实行“三同步”,检验机构的检验和企业的法定自检同步开始、同步进行、同步完成,这大大缩短了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周期。通过国家药监系统持续的加强批签发检验能力的建设,完全可以确保新冠病毒疫苗的检验和批签发能力,与企业不断增长的产能产量有效的协同和匹配,全面保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谢谢。

经济日报社记者

疫苗生产相关物料的供应情况怎么样?关键物料的生产供应是否有保障?有哪些措施确保物料的生产,保证生产供应链的稳定?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相关情况请田玉龙同志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田玉龙

谢谢你的提问,你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物料的供应稳定充足是确保疫苗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工信部去年在医疗物资保障中,在这个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充分利用我们国家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应急调度能力,建立了物料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些经验对于保证疫苗生产的供应链、生产链、上下游的精准对接、畅通运行能够采取很好的措施。

我们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疫苗生产链的保障。疫苗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疫苗生产线的设备供应,到疫苗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到疫苗的流通、运输的冷链设备,以及疫苗接种需用的设备,这些都是原辅料的全链条所有环节,都要有稳定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我们对这些广泛物料的生产、采购、供应,都进行了重点调度。目前看,中国生产体系完整完备,现在疫苗生产原辅料供应是有序的,也是稳定的、充足的,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疫苗大规模组织生产的需要。我们非常有信心。这是确保疫苗大规模生产和保障接种需求供应量最重要的基础。

另一方面从供应链来说,疫苗生产出以后如何能够安全、高效、快速送到接种点和分配点,这需要建立一个上下游企业的运输链条,供应检验链条和配套的链条,这要确保生产检验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能够有序、高效、畅通、安全,这个链条也非常重要。工信部和相关部门建立了很好的高效对接机制,使疫苗不仅生产有保障,同时对疫苗运输、供应也是有保障的。请大家放心。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效果的影响受到国内外关注,目前国内已经获批附条件上市的几款疫苗在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方面效果如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李斌

这个问题请王军志院士介绍相关情况。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军志

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国内外都非常关心。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对我国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的保护率产生明显的影响。这几个研发企业都针对当前收集到的,国内外收集到的这几种变异株采用疫苗免疫血清进行交叉中和能力的测试和评估,最新一篇报道也没有发现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对变异株,包括南非株的中和活性有明显下降,所以还要跟踪进行研究。

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高度重视,病毒长期传播可能会产生多个突变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影响疫苗保护力的风险,这个风险是存在的。为有效应对病毒变异造成的影响,我们必须提前谋划和积极准备。我认为两个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密切监测,实时监测,发现后尽快收集,收集到以后进行测定,及时发现它对疫苗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疫苗的平台建设,我们通过这五条技术路线的部署,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强大的疫苗研发平台。同时积极研究新一代的疫苗,一旦出现我们担心的情况,病毒变异引起疫苗免疫效果消失或者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能够在最短时间研发出针对变异株的疫苗,这是非常关键的。

整体上来说,我们要通过综合能力的提高,提升应对各种病毒变异株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谢谢。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大家再见!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网

编辑:欧群军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