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仁:四个好汉养泥鳅

  通讯员 唐志卓 湖南日报记者 李秉钧

  8月23日,唐厚德怀揣当天卖泥鳅所得4000多元钱,乐呵呵地说:“卖完这批泥鳅,今年的收益可达30万元了!”

  唐厚德是安仁县华王乡东桥村村民,当年由于子女上学、父母患病,家里很困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5年10月,扶贫工作队驻村,走访贫困户后,实施“点单式”扶贫。唐厚德想到村里那片荒芜的水田,水中浮游生物多,适合养泥鳅。于是唐厚德提出想养泥鳅,便参加了泥鳅养殖培训班。并与贺安德等3个贫困户一起,争取扶贫贷款20万元,合伙养泥鳅。

  去年春节还没过完,唐厚德便带大家开垦了村里那片荒芜了几年的水田,有10多亩,挖了20口小水塘,创办了泥鳅养殖场。“我们以每尾8分钱的价格,引进了60万尾小泥鳅。”唐厚德说,养殖场和广东一个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解决了销路问题。但由于养殖技术没到位,几个月精心饲养的泥鳅因太小达不到收购要求,造成成本不断增加。

  眼见开支越来越大,泥鳅却迟迟不见长,无法按合同卖到广东去。“我们的泥鳅达不到那边要求,可以在我们这边先卖嘛!”贺安德等3人有意见了。“这不行,我们一定要按合同办事,做人要讲诚信!”唐厚德坚持自己的意见。为此,4个人闹得脸红脖子粗。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对他们进行了调解,决定再养一段时间,尽量按合同要求送货。就这样,唐厚德他们养的第一批泥鳅因饲养经验不足,错过了最佳销售期,最后一算账,本钱是保住了,却亏了人工费。

  “虽然吃了亏,但我们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了解了市场。”4个人一致决定,要用好已有的设备设施,不但要继续干,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建孵化基地。当年10月,他们开始第二批养殖,并把小泥鳅成本从0.08元一尾压缩到了0.04元,单是这一笔,就省下了2万多元,加上积累下来的技术和经验,他们终于尝到了成功的甜头。

  今年,唐厚德4人把养殖规模扩大到50亩。“现在1亩可养10万尾泥鳅,每亩纯利润至少可达6000元。”唐厚德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嘴巴笑得合不拢。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精准扶贫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