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揭开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神秘面纱

  文/王骁金龙

  日前,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郴州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从25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郴州市首个入选考古项目。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桐木岭矿冶遗址发掘队队长莫林恒介绍,桐木岭矿冶遗址入选理由是“出土了国内迄今发现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炼锌槽形炉及相关遗迹遗物,其遗存揭示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炼锌技术,具有重大价值。”

  矿冶文化是桂阳县的特色文化。2013年,桂阳县成立桂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了矿冶文化专题研究,初步完成文献整理、田野考察。2015年7月至9月,桂阳县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南大学4位博导、教授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位研究员对桐木岭等矿冶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细致探索,专家们认定桐木岭等矿冶遗址极具发掘价值。2016年7月至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等单位对桂阳县境内的10处炼锌遗址展开专题调查,并对其中保护较好的桐木岭遗址、陡岭下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沉睡多年的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桂阳桐木岭遗址,位于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和浩塘镇桐木岭村交界处,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中心部位有一个炼渣堆积形成的山体平台,台面略呈三角形,东西长度约100米,南北长度约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整个区域呈“品”字形,分布着一个焙烧功能单元和两个冶炼单元。遗址地下有丰富的煤层,旁边水源充足,附近还有制作坩埚(陶瓷土烧制)的丰富原料。据桂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桂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雷昌仁介绍,古人选择桐木岭作为一个冶炼场,为的是“以矿就煤”。

  在冶炼区,出土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冶炼工具,如坩埚、冷凝兜、冷凝收集器、铁盖、托垫、精炼锅等;同时还出土了青花瓷器、陶器等生活器皿。根据桐木岭遗址出土物的堆积厚度,初步推测遗址始于明末清初,废弃于清代中晚期。桐木岭矿冶遗址考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现是揭示了锌、铅、砷等多种金属冶炼遗存。在遗址的冶炼区中,Ⅰ号冶炼区的槽形炉是目前国内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炼锌炉,Ⅱ号冶炼区有多个成排圆形焙烧炉。冶炼单元存在1至3个冶炼作坊区,每个冶炼作坊以槽形炉为主体,分布着搅拌坑、洗煤坑、沉淀坑、提炼灶、堆煤区、碎料区、环形护坎、柱洞等遗迹,在其旁配套有房屋设施,揭露出完整炼锌工艺流程、多种金属冶炼遗迹。

  “锌的冶炼技术和冶炼设备复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炼锌技术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认为,本次发掘发现了的大量炼锌遗迹与遗物,填补了我国炼锌技术史研究的一项空白。桐木岭遗址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对于完整复原古代炼锌术起到关键作用。

  矿冶遗址除了要有效发掘,其后期的保护利用也是重中之重。有关专家表示,可以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层发掘、与当地大型矿冶企业合作等方式,开展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目前,桂阳在文化旅游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并于去年底对桐木岭矿冶遗址进行了回填保护。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精准扶贫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