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日记】黄峥嵘: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

  文/黄峥嵘

  自从资兴市确定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我一直在思考全市一万六千多名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为此,按照省委、郴州市委“三走访、三签字”的工作要求,我坚持每周都去下乡走访1-2个贫困村。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一方面为贫困乡村、贫困户家庭发生巨大变化而欣喜,一方面又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而寝食难安。

  5月22日正是农忙季节,我来到资兴东部片区的汤溪、州门司、八面山等乡镇,这些乡镇是资兴贫困面最集中的地区,交通不便、耕地不足、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是资兴脱贫攻坚主战场。这些乡镇脱贫攻坚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决定资兴是否能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

黄峥嵘在资兴市汤溪镇秋田村茄子基地调研。

  初夏时节的汤溪秋田村,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农户们正在田间地头播种插秧,为今年的丰收忙碌着。在一大片耕地旁边,一块大片茄子基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基地老板叫刘正雄,是秋田村本地人,去年返乡,流转了120多亩土地办起了这个高山茄种植基地。基地聘请了20多名村民从事种植、管理、采摘等工作,其中多数是当地上了年纪或者劳动力不强的贫困户。今年,基地扩展到了400多亩,用工需求量更大。70多岁的贫困户金孝柏就在基地做工。他向我介绍,自己每年光在基地干活就有五六千块的收入。“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这些老头子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搭帮共产党、搭帮政府!”说到动情处,金孝柏没能控制住激动的泪水。

  临走时,我一再嘱咐汤溪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要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系列指示和要求,安心、静心、用心、齐心帮扶贫困群众,真扶贫、扶真贫。要借鉴高山茄基地扶贫经验的模式,因地制宜在当地培育特色产业,引导农户发展合作社,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白廊镇秀流村,是著名女作家白薇的故乡,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交通极为不便,作为移民后靠村,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在我的印象中,东江湖边的村民发展休闲旅游和水果产业普遍比较富裕,真没想到秀流村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86人,我决心问个究竟。在村部,支书李够明向我介绍:通过两年努力,全村目前已脱贫18户62人。村里的主导产业是柑橘,但受黄龙病的影响,去年全村的柑橘产量有所下降,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减少,脱贫难度加大,李支书忧心忡忡。我随机走访贫困户李甲仁家,他详细地向我介绍了他家的基本情况。谈到发展水果种植,他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能帮助他们果农彻底解决黄龙病,确保他们能稳定增收。

  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处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在“最后一公里”能否落实。我在秀流村中仔细看进展、看问题、看台账,向新上任的支村两委班子提问,了解他们对扶贫政策的熟悉程度和工作落实力度。我欣慰地从他们身上看到有那么一股劲儿,就是想一心一意把村里工作搞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我鼓励新班子要齐心协力,主动作为,带好班子,发挥作用。离开秀流村时,我再三交代,镇干部一定要加强黄龙病预防技术指导,帮助果农们尽快消除黄龙病对柑橘产业的影响,想方设法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黄峥嵘在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团结村与贫困户刘八斤交谈。

  7月5日,我来到资兴的北部乡镇回龙山瑶族乡,应该说北部乡镇相比东部乡镇较为富裕,但依然有一些困难群众住着土坯房、走着泥巴路、过着苦日子。在贫困户刘八斤家门前,我邀请他一起坐下来聊聊这两年的生活情况,他看到我来了,连忙端出一杯蜂蜜水要我尝尝。原来,刘八斤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掌握了熟练的蜜蜂养殖技术,现在在村里的几个山头放养了30箱蜜蜂,去年一年通过养蜂就有近万元收入。他的妻子还在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打零工,每年也有两三千元的收入。看着他喜笑颜开地讲述自己的生活变化,我心里也像喝了蜜似的。

  我鼓励刘八斤要再接再厉,继续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养蜂人请教,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养蜂专家,充分利用好团结村的生态优势,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养蜂,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特地交代回龙山瑶族乡党委政府负责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要对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进,勤走访,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我尽量走访不同条件、不同区域的贫困村、贫困户,足迹遍及资兴东部山区、南部库区、北部矿区。在走访的过程中,脑海里始终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是的,扶贫工作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必须举全市之力,多措并举,克服急躁病和拖延病,用绣花的功夫精准扶贫、精心扶贫、真心扶贫。我必须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决不能让一个乡亲在小康路上掉队。

  又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我梳理几天来走访的所见所闻所想,脑海里叠加着乡村干部坚定的眼神,驻村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以及贫困户洋溢着感恩的幸福笑容,我看到了无尽的希望,心里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我不禁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写道:

  脱贫,不是贫困户一个人在战斗。作为市委书记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要求,把全市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方位部署,多举措推进,分责任落实,严要求考核,要形成社会合力,矢志脱贫,让每一个贫困户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在脱贫中体会到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脱贫的路不止一条。刘正雄种茄,李甲仁种果,刘八斤养蜂,便是鲜活的例子。我们要充分领会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就是要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对不同的贫困村,要根据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确定主导产业,增加老百姓收入。对不同的贫困家庭要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渔则渔、宜果则果,要通过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使他们生产的农产品成功转化为商品,变成钱,脱贫则指日可待。

  领导干部的政绩,不是写在纸上,是在贫困户的心里。金孝柏激动的泪花,让我感受到老百姓的勤劳和淳朴,看到了他们的知足和感恩,更看到了他们的追求和希望。领导干部能为贫困户解决一点困难,给予他们一点实惠,他们便回馈无比的真诚。没有比这一切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了。

  为贫困户所做的一切,都需要老百姓打收条。精准扶贫不可搞政绩工程,不可搞形式主义,要逐村逐户帮助贫困户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贫困户缺少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帮助他们解决什么。资金花在刀刃上,用劲用在点子上,帮扶帮在心坎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等都要与贫困户脱贫紧密结合起来,让老百姓受益,让老百姓认可,只有这样脱贫攻坚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才能进一步提高。

  (2017年7月6日写于资兴)

  (作者系中共资兴市委书记)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精准扶贫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